【原文】
舜有臣五人[1]而天下治。武王曰:“予有亂臣十人[2]。”孔子曰:“才難,不其然乎?唐虞之際[3],于斯[4]為盛,有婦人焉[5],九人而已。三分天下有其二[6],以服事殷。周之德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。”
【注釋】
[1]舜有臣五人:傳說是禹、稷、契、皋陶、伯益等人。契:音xiè;陶:音yáo。
[2]亂臣:據《說文》:“亂,治也。”此處所說的“亂臣”,應為“治國之臣”。
[3]唐虞之際:傳說堯在位的時代叫唐,舜在位的時代叫虞。
[4]斯:指周武王時期。
[5]有婦人焉:指武王的亂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。
[6]三分天下有其二:《逸周書·程典篇》說:“文王令九州之侯,奉勤于商”。相傳當時分九州,文王得六州,是三分之二。
【譯文】
舜有五位賢臣,就能治理好天下。周武王也說過:“我有十個幫助我治理國家的臣子。”孔子說:“人才難得,難道不是這樣嗎?唐堯和虞舜之間及周武王這個時期,人才是最盛了。但十個大臣當中有一個是婦女,實際上只有九個人而已。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,仍然事奉殷朝,周朝的德,可以說是最高的了。”
【評析】
這段當中,孔子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,就是治理天下,必須有人才,而人才是十分難得的。有了人才,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,天下就可以太平。當然,這并不就證明孔子的“英雄史觀”,因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,杰出人物的確發揮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,這與人民群眾的作用,都應該是不可忽視的。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,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,季康子說:“既然如此,為什么他沒有敗亡呢?”孔子說:“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,祝鮀管理宗廟祭祀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如果不先對老百姓進行作戰訓練,這就叫拋棄他們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席子放得不端正,不坐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《關睢》這篇詩,快樂而不放蕩,憂愁而不哀傷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子路說:“齊桓公殺了公子糾,召忽自殺以殉,但管仲卻沒有自殺。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?”孔子說:“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子路問什么叫君子??鬃诱f:“修養自己,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?!弊勇氛f:“這樣就夠了嗎?”孔子說:“修養自己,使周圍的人...
》》詳細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