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顏淵問為邦。子曰:“行夏之時[1],乘殷之輅[2],服周之冕[3],樂則韶舞[4]。放[5]鄭聲[6],遠[7]侫人。鄭聲淫,侫人殆(8)。”
【注釋】
[1]夏之時:夏代的歷法,便于農業生產。
[2]殷之輅:輅,音lù,天子所乘的車。殷代的車是木制成,比較樸實。
[3]周之冕:周代的帽子。
[4]韶舞:是舜時的舞樂,孔子認為是盡善盡美的。
[5]放:禁絕、排斥、拋棄的意思。
[6]鄭聲:鄭國的樂曲,孔子認為是淫聲。
[7]遠:遠離。
(8)殆:危險。
【譯文】
顏淵問怎樣治理國家??鬃诱f:“用夏代的歷法,乘殷代的車子,戴周代的禮帽,奏《韶》樂,禁絕鄭國的樂曲,疏遠能言善辯的人,鄭國的樂曲浮靡不正派,侫人太危險。”
【評析】
這里仍講為人處世的道理。夏代的歷法有利于農業生產,殷代的車子樸實適用,周代的禮帽華美,《韶》樂優美動聽,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。涉及到禮的問題,他還是主張“復禮”,當然不是越古越好,而是有所選擇。此外,還要禁絕靡靡之音,疏遠侫人。
【譯文】席子放得不端正,不坐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子路問什么叫君子??鬃诱f:“修養自己,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?!弊勇氛f:“這樣就夠了嗎?”孔子說:“修養自己,使周圍的人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《關睢》這篇詩,快樂而不放蕩,憂愁而不哀傷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子路說:“齊桓公殺了公子糾,召忽自殺以殉,但管仲卻沒有自殺。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?”孔子說:“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如果不先對老百姓進行作戰訓練,這就叫拋棄他們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,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,季康子說:“既然如此,為什么他沒有敗亡呢?”孔子說:“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,祝鮀管理宗廟祭祀...
》》詳細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