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孔子于鄉黨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其在宗廟朝廷,便便言,唯謹爾。
2、朝,與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與上大夫言,誾誾如也。君在,踧踖如也,與與如也。”
3、君召使擯,色勃如也,足躩如也。揖所與立,左右手,衣前后,襜如也。趨進,翼如也。賓退,必復命曰:“賓不顧矣。”
4、入公門,鞠躬如也,如不容。立不中門,行不履閾。過位,色勃如也,足躩如也,其言似不足者。攝齊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氣似不息者。出,降一等,逞顏色,怡怡如也。沒階,趨進,翼如也。復其位,踧踖如也。
5、執圭,鞠躬如也,如不勝。上如揖,下如授。勃如戰色,足蹜蹜如有循。享禮,有容色。私覿,愉愉如也。
6、君子不以紺緅飾。紅紫不以為褻服。當暑,袗絺绤,必表而出之。緇衣,羔裘;素衣,麑裘;黃衣,狐裘。褻裘長,短右袂。必有寢衣,長一身有半。狐貉之厚以居。去喪,無所不佩。非帷裳,必殺之。羔裘玄冠不以吊。吉月,必朝服而朝。
7、齊,必有明衣,布。齊必變食,居必遷坐。
8、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。食饐而餲,魚餒而肉敗,不食。色惡,不食。臭惡,不食。失飪,不食。不時,不食。割不正,不食。不得其醬,不食。肉雖多,不使勝食氣。惟酒無量,不及亂。沽酒市脯不食。不撤姜食,不多食。
9、祭于公,不宿肉。祭肉不出三日。出三日,不食之矣。
10、食不語,寢不言。
11、雖疏食菜羹,必祭,必齊如也。
12、席不正,不坐。
13、鄉人飲酒,杖者出,斯出矣。
14、鄉人儺,朝服而立于阼階。
15、問人于他邦,再拜而送之。
16、康子饋藥,拜而受之。曰:“丘未達,不敢嘗。”
17、廄焚。子退朝,曰:“傷人乎?”不問馬。
18、君賜食,必正席先嘗之。君賜腥,必熟而薦之。君賜生,必畜之。侍食于君,君祭,先飯。
19、疾,君視之,東首,加朝服,拖紳。
20 君命召,不俟駕行矣。
21、入太廟,每事問。
22、朋友死,無所歸,曰:“于我殯。”
23、朋友之饋,雖車馬,非祭肉,不拜。
24、寢不尸,居不客。
25、見齊衰者,雖狎,必變。見冕者與瞽者,雖褻,必以貌。兇服者式之,式負版者。有盛饌,必變色而作。迅雷風烈,必變。
26、升車,必正立,執綏。車中,不內顧,不疾言,不親指。
27、色斯舉矣,翔而后集。曰:“山梁雌雉,時哉時哉!”子路共之,三嗅而作。
【譯文】孔子在本鄉的地方上顯得很溫和恭敬,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。但他在宗廟里、朝廷上,卻很善于言辭,只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孔子在上朝的時候,(國君還沒有到來,)同下大夫說話,溫和而快樂的樣子;同上大夫說話,正直而公正的樣子;國君已經來了,恭敬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國君召孔子去接待賓客,孔子臉色立即莊重起來,腳步也快起來,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,手向左或向右作揖,衣服前后擺動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 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,謹慎而恭敬的樣子,好像沒有他的容身之地。站,他不站在門的中間;走,也不踩門坎。經過國君的座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(孔子出使別的諸侯國,)拿著圭,恭敬謹慎,像是舉不起來的樣子。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,放在下面時好像是給人遞東西。臉色莊重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君子不用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布鑲邊,不用紅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。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,但一定要套在內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齋戒沐浴的時候,一定要有浴衣,用布做的。齋戒的時候,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,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,(不與妻妾同房)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糧食不嫌舂得精,魚和肉不嫌切得細。糧食陳舊和變味了,魚和肉腐爛了,都不吃。食物的顏色變了,不吃。氣味變了,不吃。烹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孔子參加國君祭祀典禮時分到的肉,不能留到第二天。祭祀用過的肉不超過三天。超過三天,就不吃了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吃飯的時候不說話,睡覺的時候也不說話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即使是粗米飯蔬菜湯,吃飯前也要把它們取出一些來祭祖,而且表情要像齋戒時那樣嚴肅恭敬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席子放得不端正,不坐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行鄉飲酒的禮儀結束后,(孔子)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,然后自己才出去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鄉里人舉行迎神驅鬼的宗教儀式時,孔子總是穿著朝服站在東邊的臺階上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【譯文】(孔子)托人向在其他諸侯國的朋友問候送禮,便向受托者拜兩次送行。...
》》》點擊閱讀原文及翻譯、注釋、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