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南宮適[1]問于孔子曰:“羿[2]善射,奡蕩[3]舟[4],俱不得其死然。禹稷[5]躬稼而有天下。”夫子不答。南宮適出。子曰:“君子哉若人!尚德哉若人!”
【注釋】
[1]南宮適:適,音ku︸,同“括”,即南容。
[2]羿:音yì,傳說中夏代有窮國的國君,善于射箭,曾奪夏太康的王位,后被其臣寒浞所殺。
[3]奡:音ào,傳說中寒浞的兒子,后來為夏少康所殺。
[4]蕩舟:用手推船。傳說中奡力大,善于水戰。
[5]禹稷:禹,夏朝的開國之君,善于治水,注重發展農業。稷,傳說是周朝的祖先,又為谷神,教民種植莊稼。
【譯文】
南宮適問孔子:“羿善于射箭,奡善于水戰,最后都不得好死。禹和稷都親自種植莊稼,卻得到了天下。”孔子沒有回答,南宮適出去后,孔子說:“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!這個人真尊重道德。”
【評析】
孔子是道德主義者,他鄙視武力和權術,崇尚樸素和道德。南宮適認為禹、稷以德而有天下,羿、奡以力而不得其終??鬃泳驼f他很有道德,是個君子。后代儒家發展了這一思想,提出“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”的主張,要求統治者以德治天下,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,否則,最終是沒有好下場的。
【譯文】子路說:“齊桓公殺了公子糾,召忽自殺以殉,但管仲卻沒有自殺。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?”孔子說:“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子路問什么叫君子??鬃诱f:“修養自己,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?!弊勇氛f:“這樣就夠了嗎?”孔子說:“修養自己,使周圍的人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如果不先對老百姓進行作戰訓練,這就叫拋棄他們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,季康子說:“既然如此,為什么他沒有敗亡呢?”孔子說:“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,祝鮀管理宗廟祭祀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席子放得不端正,不坐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《關睢》這篇詩,快樂而不放蕩,憂愁而不哀傷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,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