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司馬牛憂曰:“人皆有兄弟,我獨亡。”子夏曰:“商聞之矣: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?”
【譯文】
司馬牛憂愁地說:“別人都有兄弟,唯獨我沒有。”子夏說:“我聽說過:‘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’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,不出差錯,對人恭敬而合乎于禮的規定,那么,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。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?”
【評析】
如上章所說,司馬牛宣布他不承認桓魋是他的哥哥,這與儒家一貫倡導的“悌”的觀念是相違背的。但由于他的哥哥“犯上作亂”,因而孔子沒有責備他,反而勸他不要憂愁,不要恐懼,只要內心無愧就是做到了“仁”。這一章,子夏同樣勸慰司馬牛,說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“禮”,那就會贏得天下人的稱贊,就不必發愁自己沒有兄弟,“四海之內皆兄弟也。”
“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”,揭示了簡單而深刻的道理。“敬”和“恭”在“明禮”的問題上顯得及其重要,許多經典文學中都有過論述,比如說“愛人者,人恒愛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等等。人能夠在工作中做到“敬”,在和別人交往中做到“恭”,一切都合乎禮節,那么我們的生活將會處在和諧有序發展狀態中。有的人也許也會有像司馬牛同樣的疑問,如果能夠做到“與人恭而有禮”,就會增進彼此之間的距離,那么普天之下兄弟皆是一家。
【譯文】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,季康子說:“既然如此,為什么他沒有敗亡呢?”孔子說:“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,祝鮀管理宗廟祭祀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席子放得不端正,不坐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《關睢》這篇詩,快樂而不放蕩,憂愁而不哀傷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如果不先對老百姓進行作戰訓練,這就叫拋棄他們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子路問什么叫君子??鬃诱f:“修養自己,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?!弊勇氛f:“這樣就夠了嗎?”孔子說:“修養自己,使周圍的人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子路說:“齊桓公殺了公子糾,召忽自殺以殉,但管仲卻沒有自殺。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?”孔子說:“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,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