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子畏于匡[1],曰:“文王[2]既沒,文不在茲[3]乎?天之將喪斯文也,后死者[4]不得與[5]于斯文也;天之未喪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[6]?”
【注釋】
[1]畏于匡:匡,地名,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。畏,受到威脅。公元前496年,孔子從衛國到陳國去經過匡地??锶嗽艿紧攪柣⒌穆訆Z和殘殺??鬃拥南嗝才c陽虎相像,匡人誤以孔子就是陽虎,所以將他圍困。
[2]文王:周文王,姓姬名昌,西周開國之君周武王的父親,是孔子認為的古代圣賢之一。
[3]茲:這里,指孔子自己。
[4]后死者:孔子這里指自己。
[5]與:同“舉”,這里是掌握的意思。
[6]如予何:奈我何,把我怎么樣。
【譯文】
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,他說:“周文王死了以后,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?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,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;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,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樣呢?”
【評析】
外出游說時被圍困,這對孔子來講已不是第一次,當然這次是誤會。但孔子有自己堅定的信念,他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作用,認為自己是周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。不過,當孔子屢遭困厄時,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,而把決定作用歸之于天,表明他對“天命”的認可。
【譯文】子路問什么叫君子??鬃诱f:“修養自己,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?!弊勇氛f:“這樣就夠了嗎?”孔子說:“修養自己,使周圍的人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,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,季康子說:“既然如此,為什么他沒有敗亡呢?”孔子說:“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,祝鮀管理宗廟祭祀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如果不先對老百姓進行作戰訓練,這就叫拋棄他們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《關睢》這篇詩,快樂而不放蕩,憂愁而不哀傷?!?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子路說:“齊桓公殺了公子糾,召忽自殺以殉,但管仲卻沒有自殺。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?”孔子說:“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...
》》詳細譯文【譯文】席子放得不端正,不坐。...
》》詳細譯文